首页 > 科服文化 > 学习园地 > 正文

别跟自己为难

发布时间: 2023-02-22  |   | |


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很多人都变得焦虑了起来。


读书抱怨作业多,上班抱怨工作累,回家抱怨家务忙……


明明日子越过越好,我们的快乐却越来越少。


巴尔扎克说:


人生的大风浪中,我们应该学船长的样子,在狂风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货物扔掉,以减轻船的重量。


生活的压力无处不在,如果你想要的太多,不懂得舍弃和放下,只会让风浪变得更加肆无忌惮。


不管当下有多难,也不要和过去纠缠,别跟自己为难。



无法释怀的伤害,算了


作家王尔德说:“为了自己,我必须饶恕一些事。因为一个人,不能夜夜起身,在灵魂的园子里栽种荆棘。”

那些无法释怀的伤害,就是长在我们心里的荆棘。

只有学会拔掉它们,你才能过得从容心安。

莫言小的时候,因为家里穷,经常跟着母亲去地里捡麦穗。

有一次,看守麦田的人来了,其他人纷纷逃走,只剩下小脚母亲被抓住。

结果,母亲被狠狠地扇了一巴掌,嘴角直溢血。

这一幕深深地刻在了莫言记忆中,让他时常在深夜惊醒。

许多年过去,莫言和母亲在集市上碰见了那个守田人,他已经白发苍苍。

莫言冲上去就想找他算账,却被母亲一把拉住。

母亲摇摇头,轻轻说道:“儿子,那个打我的人,与这个老人,并不是一个人。”

母亲的一席话,让折磨了莫言多年的梦魇,顿时烟消云散。

很多时候,我们过得太苦,并非境遇太糟,而是我们反复去揭开结痂的伤疤。

和过往斤斤计较,就是在任由它反复地伤害自己。

季羡林先生就在《一生自在》中说过:

如果不能忘,那么痛苦会时时刻刻都新鲜生动,时时刻刻剧烈残酷地折磨你,不如放下,淡漠、再淡漠、再淡漠。

把心放宽,宽恕了曾经的伤害,才能腾出手,去拥抱幸福的未来。


心头的执念,看淡


知乎上有一个提问:“执念太深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?”

一个高赞回答说:“就仿佛心中藏着一把火,日日夜夜都在灼烧自己。”

看过刘震云的小说《我不是潘金莲》。

小说中,李雪莲与丈夫假离婚,想要多分一套单位的房子。

哪知丈夫变心,转身就拿着房子与别人结了婚。

愤怒之下,为了讨回公道,要个说法,她一纸诉状将前夫告上了法庭。

败诉后,她又再次上诉,再败诉,又再上诉。

十几年来,她不间断地告状、上访。

官司从小县城,一直打到北京。

直到有一天,前夫车祸身亡,她才突然发现自己这么多年,所做的一切都没有了意义。

原本年轻貌美的李雪莲,前前后后蹉跎了二十年的光景,到头来,只落得家破人亡、人老珠黄。

作家周国平说过:

“人生智慧的一个重要方面,是分清什么是自己能够支配的,什么是自己不能支配的。”

毕竟人生不如意,十之八九。

对于那些自己无法支配的事,你只能顺其自然。

若总是纠结于心中的不甘,你又哪能看得到别处的风景?

倒不如看开看淡,一笑而过,潇洒前行。

漫漫人生路,一念放下,万般自在。



难以迈过的坎,转弯


生活中,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:

一次考试失败,就从此一蹶不振,丧失对未来的希望;


工作有一点不如意,便各种想不开,没了重整旗鼓的勇气;


感情遭受挫折,只会借酒消愁,失去了生活的方向。

人生路上,事与愿违是常态,有的是不如意不顺心。


有时候,你遇到的那些坎,其实是在提醒你,走错路了,要懂得转弯。

北宋年间,有一位少年,出身官宦世家,小小年纪便将科举入仕当作毕生的理想。

26岁那年,他第一次参加科举,结果名落孙山。

32岁时,他第二次落榜。

等到35岁,他又一次失败。

几年之后,当他再度落榜后,他突然想通了。

命里有时终须有,命里无时莫强求。既然考不中进士,那不妨接受这个命运安排,去做个潇洒文人。

面对那条走不通的仕途之路,他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开,到坊间填词去了。

此后数年,他游遍大江南北,创造了上百个词调。

他从一个身无功名读的书人,一跃成为北宋词坛宗师。

这位少年,便是婉约词派大师柳永。

眼看着科举入仕失去指望,他却没有死磕,而在另一条路登上了人生高峰。

《易经》有云:“曲成万物而不遗。”

世间万事万物,没有一个不是曲折迂回而成的。

水能奔流到海,不是因为它能激流勇进,而是懂得避开障碍,拐弯前行。

光能照耀大地,不只是它可以穿透云层,而是它能够曲折散射。

人生之路,总是崎岖难行,总会有迈不过去的坎。

当你学会拐弯前行,也许在转角就能与惊喜撞个满怀。


强撑的面子,放下

作家刘同曾说:“年轻时因为面子而较下的劲儿,总要付出一些代价。”

扒不掉面子的束缚,你就会陷入生活的泥沼,越挣扎越痛苦。

知乎博主 @晓晓 曾讲过好友的经历。

好友一家两口子原先在省城开餐馆,虽然生意不错,但一直没有存下多少钱。

原因很简单,好友的丈夫太好面子。

亲戚来了,他免个单;朋友去了,又请个客;碰个说话投机的,再打个折。

在外面,人人都说他慷慨大气,实际上,他从来不管家里人过得好不好。

最近几年疫情频发,生意惨淡。

一家人的衣食住行、房贷、车贷,孩子的兴趣班,样样都需要钱,早就入不敷出。

好友劝他省点花钱,别穷大方。

他直接说:“别人都是看得起我才跟我来往,我要是抠抠搜搜,面子上挂不住。”

去年过年,他一回到老家不是请这个吃饭,就是给那个红包。

直到银行的电话打到好友这,才知道他信用卡欠了好几万。
最后好友一气之下,跟丈夫离了婚。

生活中有很多人把面子看得太重,觉得丢了面子,就是失去了尊严。

于是为了维护所谓的自尊,不好意思拒绝别人;为了给自己长脸,就做一些超出能力的事。

到最后,只是搬起了石头,砸伤自己的脚。

作家亦舒说:

面子是一个人最难放下的,又是最没用的东西。当你越是在意它,它就会越发沉重,越发让你寸步难行。

日子是给自己过的,不是过给别人看的。

一个人只有放下面子,才能赢回生活的里子,只有内心变得强大起来,才能真正过好自己的生活。



不够完美的自己,接纳

曾听过一句话:

“万物皆有裂痕,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,所以不完美才是真正的人生。”

面对自身的瑕疵和缺陷,若是过分的苛刻,反而限制了自己。

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刚前往京都就业时,说话总是带着浓浓的口音。

因为怕被人耻笑,他在与客户交谈时,总是支支吾吾,不敢张口。

结果他工作很不顺利,一段时间下来,业绩平平。

后来,他慢慢意识到:“我来自乡下,带些口音是很正常的。”

于是,他不再刻意掩饰自己的口音,慢慢地与人交流也变得自信起来。

经过这番调整,他与人打交道越来越自然、融洽,工作也更加顺畅了。

中岛敦曾在《山月记》中写道:

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,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,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,故又不肯碌碌无为,与瓦砾为伍。


于是我渐渐脱离凡尘,疏远世人,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。

生活中,很多人喜欢跟自己较劲,无法忍受自己的缺陷。


想弥补却又无能为力,最终只会在内耗与焦虑之中,让日子越过越糟糕。

允许自己不那么完美,给自己减压,才能在繁杂的生活中,变得游刃有余。
作家松浦弥太郎说过:

所谓人生困境,不过是你胡思乱想,自我设置的枷锁。

很多时候不是烦恼选择你,而是你主动选择了烦恼。

人这一生,开心是过,伤心也是过;疲惫是过,轻松也是过。

与其愁眉苦脸,不如展颜一笑。

凡事看轻看淡,不执着不纠结,不跟自己为难,生活也就会变得越来越轻松、简单。

点个 在看 ,与朋友们共勉。